關於我:洛吉爾與閱讀開拓隊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2月 16, 2021 大家好 ,我是洛吉爾,是個喜歡閱讀的愛書人,喜好閱讀的最大原因是可以帶我體會及開拓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才動念要建立部落格,與大家分享我透過閱讀改變個人生活的各種經驗。閱讀可以來開拓無盡知識疆域中未知的部分,所以才命名為「閱讀開拓隊」。不管你是加入已有的偉大行動家所開出的道路或是自己獨自一人的冒險者,總之,一起來探索這個無盡的旅程吧!聯絡我:losgears@gmail.com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閱讀的平衡思維(1/3)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需要的不只是支點和槓桿。 4月 25, 2021 常常聽到個人要如何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針對這個困擾的問題,以下是我的思路以及方法。 工作和生活是蹺蹺板的兩端,上頭若沒坐人看起來是可以達成靜態平衡,一旦蹺蹺板上坐人動起來就會擺動,是很難停止不動的。 如果說蹺蹺板是人生,上面坐的人則是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需要的不只是支點和槓桿,還需要砝碼。 砝碼的類別和重量是由個人所扮演角色的種類和份量來決定。 這也是閱讀及學習的意義所在, 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成人教育的三種不同的學習階段。 家庭教育是以各項生活情境進行主題式的學習,可以培養你的自理以及基本的人際社會交流。建立個人生涯學習的架構。是立基礎的學習。 學校教育則是把學習內容進行分類,對於有興趣的專業領域進行分科學習,主要讓個人學習的內容有所依循。 可說是指南針式的學習。 成人教育則是對學習架構及內容進行論證與實踐,而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職業與角色。目的在於使你所在的社會變得更加完整與茂盛。 上班領取薪資或是成為一個創業者,這都是扮演「工作者」的角色,下班追求自己的興趣與夢想,則是扮演「生活者」,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不同的角色,例如「父親」、「妻子」、「學生」等等不同的角色。重點不在你有多少角色可以扮演,而是你在各角色間切換的流暢度。 無所事事的人生是靜態平衡的人生。 相安無事的人生是動態平衡的人生。 切換角色及是/否上場扮演,則是決定心裡平衡感的依歸。 說個個人有趣的論點: 看到媒體報導知名藝人的收入都相當的高,因為透過他們的工作內容,扮演了常人所無法扮演的、稀缺的角色,不管是電影、音樂,呈現一般人所無法觸及的亮麗感。這才是他們高收入的來源---扮演及切換角色。 對事不對人的平衡,得到的是做事的收獲與益處。 對人不對事的平衡,的到的是做人的收獲與益處。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則全都要! 那就得要繫上安全帶,好好享受在雲霄上下俯衝的刺激感了 閱讀完整內容
閱讀的平衡思維(2/3)從《人生減壓的思緒清理術》得到的平衡技巧 4月 26, 2021 前一篇文章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需要的不只是支點和槓桿。」 說明了關於工作與生活的大哉問,是取決於你要扮演一個工作者、生活者或是平衡者。 就從《人生減壓的思緒清理術》這本書看看是如何詮釋這種情景。 本書作者:史蒂夫‧史考特 , 貝瑞‧達文波特 出版社:遠流 本書分為4個部分。 第一部 整理思緒 第二部 整理人生義務 第三部 整理人際關係 第四部 整理周遭環境 每個部分先說明原由及提供4~5個策略,全書共18個策略。 書籍的大綱順序,是作者認為閱讀起來最流暢的流程。 來觀察作者認為的最佳排序是怎樣。 第一、二部分首先澄清思緒與人生的分類排序,是內在控制的部分。 第三、四部分則提供社交人際連結及周邊環境優化對策,是外部控制的部分。 以我來說,最佳的閱讀排序是從第二部分,建立人生的分類排序。 作者提出了人生的5~6分類,並鼓勵讀者建立自己的分類。 我把自己的生涯分為8類: 健康、工作、財務規劃、 性格、家庭、社交、信念、生活。 以九宮格來表示: 第一部分內容列入財務規劃, 第二部分內容列入健康、工作及信念,第三部分內容則列入性格、家庭及社交。第四部分內容則列入生活。 透過作者的整理策略,我把它改裝成為符合自己的架構。也可以用來解釋前述所討論到的平衡問題。 @小結論@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取決於個人生涯其他分類的配套措施是否完備。若完備則可以達成平衡。 裡面我還埋了一個小伏筆,上述的小結論經過實踐後若不敷使用,後續還可以透過九宮格或曼陀羅思考法進行擴充與調整。 以上是我針對本書的閱讀思考切入點,提供給各位參考。 各位有興趣可以至博客來網站讀讀 本書大綱 ,或是瀏覽由部落格主SBO撰寫的 讀後心得文章 。看看對自己最佳的閱讀切入點是哪裡。 如果沒有明顯感受,不妨運動運動,試著去走走平衡木,感受一下身體是如何在前進與後退間取得平衡。 在這個情境下, 整理思緒:想想身體如何維持平衡,不要掉下平衡木。 整理人生義務:平衡木的終點是對你有價值的事物,那會是什麼?日整理整理人際關系:你所扮演的角色有哪些?你喜歡那些人? 整理周圍環境:走平衡木你需要哪些協助工具才會走得更好,也把環境變成對你有益的情況吧! 最後可以試試閉上眼倒退走,你就會感受到自己失去平衡掉落的狀況。 以上的平衡木運動告訴我們, 問題需要描繪出可解決的輪廓,才能找到解答。若是搞不清楚前因後果及觸及範圍的狀況下,那就成了猜測、...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